制勝創新管理顧問公司

【碳費開徵、碳權交易啟動!2025年企業突圍國家ESG政策的5大致勝關鍵】

2025.03.13

【碳費開徵、碳權交易啟動!2025年企業突圍國家ESG政策的5大致勝關鍵】

(蘇峰民博士撰寫)

一、政策壓力下的新機會

台灣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與金管會「永續揭露強化方案」已讓碳管理從「選擇題」變「必答題」。
2025年將是關鍵轉捩點,特別是「碳費開徵」與「碳權交易」系統正式啟動,對上市櫃公司影響巨大。


二、國家政策全解析

三、五大產業關鍵作法

1. 電子業(半導體、ICT)

  • 台積電:進一步加大再生能源採購,2024年購電量全球第三大。
  • 聯發科:建置全廠區碳足跡追蹤平台。
  • 出處:台積電與聯發科ESG報告

2. 製造業(鋼鐵、水泥)

  • 中鋼:氫能煉鋼技術,預計2028年達產。
  • 台泥:CO2捕集再利用技術已進入量產階段。
  • 出處:中鋼、台泥官方發布

3. 運輸業(物流、航運)

  • 長榮海運:導入低碳燃油與智慧船隊管理系統,降低燃油碳排15%。
  • 中華郵政:2024年全面汰換電動車配送車隊。
  • 出處:長榮與中華郵政官方消息

4. 金融業

  • 兆豐金:2025年完成投資組合碳足跡揭露。
  • 元大金:成立綠色基金,投資於再生能源與碳減排標的。
  • 出處:金控公司ESG報告

5. 能源業

  • 台電:再生能源占比預計2025年提升至25%,投資儲能系統。
  • 出處:台電綠電計畫書

四、企業致勝關鍵行動

  1. 精準碳盤查,數據為王
    導入ISO 14064、GRI等標準,並進行第三方驗證。

  2. 加入SBTi與RE100聯盟,搶占國際話語權
    擴大品牌國際曝光,提升投資人信心。

  3. 積極布局碳權交易市場,變減碳為現金
    鎖定國內外優質碳權資產,提升資產負債表綠色價值。

  4. 開發低碳產品,領先占據綠色供應鏈地位
    電子業、製造業重點突破,搶奪ESG供應鏈訂單。

  5. 推動ESG綜合治理,提升企業市值與品牌影響力
    整合ESG專案,避免淪為形式,打造綠色文化。


五、2025年後展望

  • 碳定價機制影響供應鏈重新洗牌
  • ESG績效將直接影響股價與融資成本
  • 綠色供應鏈與碳透明化變企業國際競爭標配

六、結語

2025年台灣上市櫃公司迎來「減碳大考」。從碳費到碳權,從報告揭露到國際法規,機會與風險並存。
誰能及早因應,誰就是下一個贏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