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勝創新管理顧問公司

【2025碳費風暴引爆!】歐盟碳關稅、台灣碳費雙夾殺(含醫療業緊急對策)

2025.04.01

【2025碳費風暴引爆!】歐盟碳關稅+台灣碳費雙夾殺,沒做ESG的企業,準備被市場淘汰!
(蘇峰民博士彙寫)

為什麼要看這篇?
2025年,全球碳費「雙殺」時代正式來臨。歐盟CBAM、台灣碳費、金管會強制ESG揭露……
別以為只有製造業要小心,連醫療、醫材、醫院都快被碳稅炸翻!
【不減碳=被排除供應鏈=訂單消失】
醫療業是下個高風險產業,你準備好了嗎?

 本文精選 「醫療業、電子業、製造業、金融業」4大產業 最新減碳對策
 全面揭露 2025年碳管理重點行動
 錯過這篇,明年就會後悔!

 全球碳戰爭:2025正式開戰!
1. 歐盟CBAM正式開罰
2026年CBAM徵稅,2025是最後準備期!
 鋼鐵、水泥、鋁已被列入第一批徵稅產品
 第二波將擴大涵蓋電子、醫療器材、生醫製藥!

2. 亞洲各國「碳價狂飆」
新加坡碳稅直接升到25新幣/噸,2030將到80!
中國、韓國碳交易市場交易金額年增超過50%。

3. 投資人、供應鏈「雙重壓力」
ESG不達標,無法融資、失去大訂單。
蘋果、亞馬遜、Google 都要求供應鏈揭露碳排與減量
ESG成為醫療供應鏈的新規則

想要拿到完整資訊請洽02-86019047 黃經理

台灣碳費上路,醫療產業「靜悄悄中槍」!
台灣碳費2025正式課徵,但醫療產業真的安全嗎?
錯!因為「醫療製造」、「醫院營運」、「生醫物流」全都在高碳風險清單上。

醫療產業的潛在碳排陷阱
1.醫療器材(手術用具、拋棄式耗材)碳排超高
2.醫療院所電力耗用龐大,手術室、冷鏈設備、實驗室
3.藥品運輸和低溫物流碳排成本不輸製造業
4.廢棄物處理、焚化排放未納入盤查,未來恐遭追稅!

 台灣醫療產業首波警訊
大型醫療院所即將面臨「碳稅+能源稅」壓力
沒有減碳認證的醫療器材,恐被歐盟市場拒收
國際採購商(如輝瑞、GSK)已要求供應商提供ESG報告

醫療業「減碳救命」4大對策!(台灣醫療業必抄!)
對策1:醫院能源優化 & 綠建築改造
建立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
手術室、ICU等高耗能設備汰換為高效機種
導入太陽能、採購綠電,爭取T-REC(台灣再生能源憑證)

【案例】台大醫院
全院能源系統整併,提升空調效率
年減碳超過5000噸CO₂
正積極申請RE100及綠建築標章

 對策2:醫療器材製程減碳,取得碳足跡認證
 ISO 14067產品碳足跡盤查
 減少一次性耗材,改用可重複消毒材質
產品減碳設計,進軍低碳採購市場(特別是歐盟)

【案例】聯合骨科(台灣醫材龍頭)
人工關節製造改良製程,降低能耗15%
 產品取得碳足跡認證,成功進軍德國市場

 對策3:供應鏈ESG管理,掌握國際訂單入場券
醫療供應鏈上下游碳排同步盤查
要求供應商符合ISO 14064、SBT減量目標
導入綠色採購標準,降低供應鏈總碳排

【案例】台灣生技公司(康聯)
與供應商共同設定SBT減碳目標
參與永豐銀行永續融資,降低融資利率1%

 對策4:醫療廢棄物「循環再生」減碳策略
醫療廢棄物再利用、無害化處理
導入焚化廢熱回收發電系統
採用可降解材質,降低廢棄物碳排

【案例】亞東醫院
醫療廢棄物減量30%,年減碳400噸
廢熱回收供院區熱水及暖房,每年省下能源費數百萬

 不只醫療!電子、製造、金融業「減碳生死戰」
 電子業
 CBAM打擊PCB、半導體等關鍵材料
 TSMC、聯電、日月光全面導入RE100、SBT
 供應商沒交碳排報告,訂單直接砍!

 製造業
 鋼鐵、水泥、塑化進入「高碳稅地獄」
 高耗能製程沒改善,碳費成本讓利潤蒸發

金融業
綠色融資是兵家必爭!ESG分數決定融資利率
永續債、綠色債券市場爆發式成長
金融機構要自評碳足跡,企業客戶碳排也列入風險評估

 3大必做,才能不被碳費時代淘汰
1.做碳盤查(ISO 14064)+產品碳足跡(ISO 14067)
2. 訂SBT目標、啟動減碳行動
3. 提供完整ESG揭露報告(TCFD/ISSB標準)

「早動=省錢、拿訂單」
「晚動=繳稅、被淘汰」


想要拿到完整資訊請洽02-86019047 黃經理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參考來源
歐盟CBAM政策文件(2024年)
台灣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(2023年版)
金管會TCFD永續揭露行動方案(2024年)
ISSB S1/S2國際永續準則(2024年)
台大醫院綠能專案報告(2023年)
聯合骨科產品碳足跡白皮書(2023年)
亞東醫院ESG報告書(2023年)
Bloomberg ESG投資趨勢報告(2024年)